近年來,學校的奇葩校規一直不斷出現,可今天,這校規竟管到學生的“吃”上來了。再看看這內容,“學生不能叫外賣,只能去食堂吃,就是打包進宿舍也不行,買飯還只能刷卡不可現金。另外,如有特殊原因不能親自去食堂吃飯,也得找輔導員證明自己準備非一次性餐具才能到食堂去買”。這是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下發的通知,是不是很不可思議?
當然這樣的事情也少不了媒體的關注,經過記者的求證,我們知道了這則校規被下發的原委。
究其原因,竟是學生課堂上拿手機下單叫外賣
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黨委副書記、副院長陳克明說,學校制定這個規定,是因為學生愛網上下單。總是還沒下課,就開始用手機下單,然后回到宿舍邊玩手機邊等飯來。每次飯點過后,垃圾箱里都塞滿了不能降解的飯盒,很影響環境衛生。大學生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,自己沒有環保意識總是給環境曾加壓力,怎么會有社會責任感呢?
“另外這種生活方式也不該有。”陳克明說,現在的大學生總覺得進了大學就解放了自由了,該放松享受一下了。但是,大學生活不僅僅要有自由更要注重集體生活和團隊精神,學校這樣做也是希望他們可以積極對待生活,不要總待在宿舍,幫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至于打包飯菜也沒什么,誰都有個特殊情況。學校本不應該來管,但也不想這樣的情況太多,之前還曾每天都去勸說,但沒有效果。學校也沒有辦法,就只好強制規定了。
關于傳聞學生因向媒體“舉報”而獲處分
網上有這樣一份處罰決定,“某同學對學校相關部門有意見卻沒有通過正當渠道反映,行為偏激,所以給予記過處分,但鑒于該同學認錯態度良好,現給予嚴重警告處分”。
關于這個處分,記者也向陳克明進行了求證。經過最終核實后,陳克明說,校內的確有一電機班的男生被處分了,但并非是因為他向媒體“舉報”了此事,而是他因為不滿這個規定在貼吧里發帖罵老師,態度不好,行為偏激。
但事實究竟如何?記者曾試圖采訪被處分的學生卻被拒絕。但就這一條校規能引起這樣的軒然大波來說,校方和學生是不是該好好思考一下。